国产精品三级不卡电影-国产精品三级高清在-国产精品三级国产电影-国产精品三级国产精品高-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国产精品三级九九

法律法規

當前位置:

首頁 > 法律法規

江西省應急管理廳關于印發《江西省安全生產培訓機構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4-10-18

江西省應急管理廳關于印發《江西省安全生產培訓機構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贛應急字〔2024〕99號

發布日期:2024-10-18 21:55 信息來源:宣教處 字號:[] [] []

各設區市、贛江新區應急管理局,有關單位:

《江西省安全生產培訓機構管理辦法(試行)》已經廳長辦公會審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江西省應急管理廳

2024年10月17日


江西省安全生產培訓機構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我省安全生產培訓機構管理,促進安全生產培訓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全面提高安全生產培訓質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安全生產培訓機構基本條件》(AQ 8011-2023)等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江西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特種作業人員(從事建筑施工、特種設備特種作業人員除外),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金屬冶煉等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下簡稱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取證培訓(以下簡稱安全培訓)活動的培訓機構以及自主開展上述培訓活動的生產經營單位(以下統稱培訓機構)。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安全培訓是指以提高特種作業人員、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下簡稱“三項崗位”人員)以及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和技能為目的的教育培訓活動。

培訓機構是指從事安全培訓活動,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或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中介組織。

第四條  對培訓機構的管理堅持培訓行為自律、社會群眾監督、部門監督檢查、市場擇優汰劣的原則。

省級應急管理部門負責指導全省安全培訓工作,依法依規對全省的安全培訓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市級應急管理部門依法依規對本行政區域內培訓機構的培訓活動進行業務指導、監督管理。縣(市、區)級應急管理部門配合市級應急管理部門依法依規對行政轄區內的培訓機構的培訓活動開展日常監督管理、抽查檢查。

第五條  培訓機構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認真履行培訓教學主體責任,提供滿足相應培訓項目要求的場所設施和師資條件,加強教學研究,持續提升培訓質量和效果,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配合應急管理部門監督管理。

第二章  基本條件

第六條  培訓機構應當配備3名及以上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管理人員,并與管理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或事業單位聘用合同。管理人員承擔安全培訓教學管理和服務工作,滿足培訓教師條件的可以兼任培訓教師。

第七條  培訓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培訓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學員管理、培訓教學評估、培訓檔案管理、設備設施管理、安全和應急管理、財務管理、后勤管理等培訓管理制度,并嚴格落實。

第八條  培訓機構應當編制符合《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 29639-2020)的火災、踩踏、觸電等類別專項應急預案或現場處置方案,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專項應急預案或者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第九條  培訓場所設施應當滿足以下條件:

(一)培訓機構應當具備自有或者簽署3年及以上租用合同的固定辦公場所和培訓場所,配備滿足日常辦公需要的辦公設備設施;培訓場所不應設置在居民住宅樓內以及有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工廠、倉庫和專用車站、碼頭內或附近;所在建筑超過5層時,培訓機構所在樓層不應超過5層;除礦山安全作業有特殊要求的操作項目外,其他培訓場所不得設置在地面以下;

(二)培訓機構理論培訓場地應當固定、獨立和相對集中,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滿足同期60人及以上培訓需求的理論教室,學員人均使用面積不少于1.5㎡,且理論教室大小與培訓規模(指一個班級在培學員數)相匹配;

(三)培訓場所建筑防火和消防設施應當符合《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 55036-2022)和《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 55037-2022)的要求,經消防驗收或評估合格;應當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不被占用、堵塞、鎖閉;

(四)實際操作培訓場地應當滿足實際操作培訓需求,設備設施(可參照《特種作業安全技術實際操作考試點設備配備標準(試行)》)應當為自有或租賃(租期3年及以上),數量應當滿足所開展作業類別的實際操作培訓需求,電工作業、焊接與熱切割作業、高處作業三個作業類別應當配備真實的實際操作培訓設備設施,其他作業類別至少配備實物仿真培訓設備設施;開展焊接與熱切割作業的培訓場地,原則上應當建設在建筑物地面一層或空曠地帶;高處作業及其他涉及高處作業的實際操作設備設施應當滿足工作面高度不低于2米訓練要求,登高架設作業實際操作培訓場地高度不低于7米;

(五)理論教室和實際操作場地應當配備具備聯網和存儲功能的監控設備、學員身份信息錄入和識別功能的考勤設備;監控設備應當滿足對線下培訓全過程錄像和存儲要求;

(六)培訓機構應當配齊應急設備設施,儲備應急物資,建立管理臺賬,并定期檢查、維護與保養,確保完好和可靠;建立實際操作培訓設備設施臺賬,定期檢查、維護與保養,確保完好、安全、可靠。

第十條  培訓教師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專職教師是指與培訓機構簽訂勞動合同或者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專門從事安全培訓教學工作,具備安全培訓類別應有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教學能力的人員。勞動合同或事業單位聘用合同有效期限原則上不低于3年。專職教師所授課程占比不低于30%。

(二)兼職教師是指由培訓機構聘請,兼職從事安全培訓教學工作,具備安全培訓類別應有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教學能力的人員。聘用期限原則上不低于1年。

(三)培訓機構講授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課程的安全培訓教師應當同時具備以下專業技術能力:

1.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取得中級及以上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證或高級職稱;

3.具有在相關行業擔任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5年及以上經歷或具有相關行業5年及以上教學經驗或現任市級及以上應急管理部門相應行業安全生產專家5年及以上;

4.具備相應安全培訓類別教學能力。

(四)培訓機構講授線下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理論培訓課程的安全培訓教師應當同時具備以下專業技術能力:

1.相關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

2.具有相關行業5年及以上教學經驗或5年及以上工作經歷;

3.具備相應安全培訓類別教學能力。

(五)培訓機構講授線下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實際操作課程的安全培訓教師應當同時具備以下專業技術能力:

1.取得過與所授課程對應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或中級工及以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2.具有相關行業5年及以上教學經驗或5年及以上工作經歷或持有相關證書累計時間5年及以上;

3.具備相應安全培訓類別教學能力。

(六)培訓機構講授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課程的專(兼)職安全培訓教師每個行業類別應當配備2名及以上。講授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理論培訓課程和實際操作課程的專(兼)職安全培訓教師每個特種作業類別應當配備3名及以上,其中,電工作業、焊接與熱切割作業和高處作業每個作業類別專職教師不少于1名。

(七)滿足相關專業學歷、職稱或者職業技能等級要求和實踐經歷的專(兼)職安全培訓教師可以承擔多個安全培訓類別課程。

(八)培訓教師不能以專職或兼職的形式同時在3家以上培訓機構進行任教。

(九)線上安全生產培訓平臺(以下簡稱線上培訓平臺)理論培訓教師應當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取得中級及以上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或高級職稱,且滿足上述(三)、(四)對實踐經驗的相關要求。

第十一條  培訓機構應當符合《安全生產培訓機構基本條件》(AQ 8011-2023)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三章  報告和退出管理

第十二條  培訓機構實行信息報告制度,應當將教師、教學和實習實訓設施等情況書面報告應急管理部門。省級應急管理部門統籌指導全省培訓機構報告工作,市級應急管理部門具體實施本行政轄區內培訓機構報告工作,縣(市、區)級應急管理部門協助市級應急管理部門實施屬地培訓機構報告工作。

第十三條  培訓機構擬開展安全培訓活動前,應當向培訓場所所在地的市級應急管理部門報告,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江西省安全生產培訓機構基本情況表》;

(二)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或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中介組織佐證材料;

(三)培訓機構人員職責分工,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專(兼)職教師勞動或勞務關系等佐證材料;

(四)專(兼)職管理人員和培訓教師學歷證明、職稱或技能資格證書、任職文件等佐證材料;

(五)培訓場所產權證明或租賃憑證,以及培訓場所消防驗收合格等佐證材料;

(六)滿足所開展行業、作業類別理論及實操培訓要求的場地、設備設施等佐證材料;

(七)制定的規章制度、應急預案或現場處置方案;

(八)其他需要說明的材料。

第十四條  市級應急管理部門收到報告材料后,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培訓機構基本條件的核查。核查符合條件的培訓機構,市級應急管理部門應當出具核查報告,連同培訓機構書面報告材料報省級應急管理部門。省應急管理部門對培訓機構報告情況進行抽查。通過審查的培訓機構情況,由市級應急管理部門在門戶網站上公告,接受社會監督。

核查不符合條件的培訓機構,再次向市級應急管理部門報告距前一次報告時間間隔不少于2個月。

第十五條  培訓機構基本條件(包括機構名稱、法定代表人、注冊地址、培訓項目、師資、場所設施等)發生變化的,培訓機構應當在變化后10個工作日內向市級應急管理部門報告。連續12個月未開展“三項崗位”人員培訓擬再次開展培訓的,參照初次報告的程序進行。

第十六條  基本條件發生變化無法滿足法規標準要求或不再從事相關安全培訓業務擬退出的培訓機構,應當向市級應急管理部門報告并提交撤銷申請。市級應急管理部門收到申請后,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核實確認并在門戶網站上公告。

第十七條  不支持報告只講授特種作業人員理論課程的培訓機構。

第十八條  培訓機構對提交的報告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第四章  運行管理

第十九條  培訓機構應當在市級應急管理部門網站公告的培訓范圍內開展安全培訓活動,嚴格按照應急管理部門規定的培訓大綱實施教學,如實記錄安全培訓相關情況。

第二十條  培訓機構在招生時,不得夸大和虛假宣傳,不得超范圍招生,不得作考試包過承諾。

第二十一條  培訓機構應當在顯著位置公示機構基本信息、師資場地、培訓項目、收費標準等信息,加強自律管理,接受社會監督。培訓機構從事培訓活動的收費,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法律、法規、規章沒有規定的,應當參照行業自律標準或指導性標準收費,嚴禁變相收費、亂收費,杜絕虛假培訓和市場惡性競爭行為。

第二十二條  培訓機構應當按照《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江西省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實施細則(暫行)》等有關規定,招收本地戶籍或在本地從業的特種作業學員,認真審核報名學員資格條件,保證學員資料真實有效。

第二十三條  培訓機構應當持續改善培訓條件,開展安全培訓需求調研、課程研發和設計,規范培訓過程管理,強化教師隊伍素質建設,組織實施培訓效果評估,保證培訓質量。培訓效果評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評估指標:培訓內容、培訓方式方法、培訓課件、培訓效果。

第二十四條  培訓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培訓教師選拔、培養和退出機制,制定師資培養培訓計劃,定期組織教師到生產一線實踐、調研,不斷提高授課的針對性和感染力,定期到特色職業院校等師資研修基地深造學習,不斷提高專業知識和授課技巧。

第二十五條  培訓機構應當建立教材與課件定期更新、審核機制,優先使用國家推薦的優秀安全培訓教材,確保適應相應行業發展趨勢和滿足培訓大綱要求。

第二十六條  培訓機構應當按照培訓大綱制定培訓計劃,開班前7個工作日向所在地的市級應急管理部門報告,并嚴格按照培訓計劃組織教學,不得隨意變更培訓時間。因特殊情況確實需要調整培訓時間、培訓教師等信息的,需提前至少1個工作日報告。培訓結束后,應當及時協助學員申請考試,向考試機構提交相關報考資料,時限原則上不超過15個工作日。

第二十七條  使用線上培訓平臺開展培訓的培訓機構應當確保線下線上培訓學時與內容相銜接,滿足培訓大綱要求,并對線上培訓教學進行全過程管理。使用非自主開發線上培訓平臺開展培訓的,應當與平臺運營單位簽訂協議,明確數據保密、安全責任等相關要求。

培訓機構選用的線上培訓平臺應當滿足《安全生產“三項崗位人員”網絡培訓平臺管理規范》(DB36/T 1707-2022)要求并遵守《江西省安全生產“三項崗位”人員線上培訓管理辦法(試行)》。

第二十八條  培訓機構應當為學員提供培訓教材、培訓講義等學習資料,不得以模擬真題代替理論培訓。

第二十九條  培訓機構線下培訓教學應當全過程錄音錄像,做到無死角、無盲區。要設置人臉識別簽到系統,執行簽到(簽退)制度,教師、學員每節課考勤簽到(簽退),系統自動比對、錄入信息并截取簽到(簽退)照片。遲到早退、請假超過1個學時的學員,課后應當及時補充所缺學時。

第三十條  培訓機構不得私設分支機構,不得委托其他培訓機構“代培代訓”。

第三十一條  培訓機構必須做好自身安全生產,預防各類事故發生。應當加強對管理人員、教師和學員關于火災、踩踏、觸電等類別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的培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隱患排查,重點檢查消防通道堵塞、易燃易爆物品堆放、危險化學品貯藏、違規用火用電等安全隱患問題。

第三十二條  培訓機構應當于每年的1月31日前向所在地的市級應急管理部門報告上一年度安全培訓情況以及隱患排查處理、應急演練等情況。

第五章  檔案管理

第三十三條  培訓機構應當建立管理人員和培訓教師檔案、學員培訓檔案,以紙質或電子檔案的形式進行歸檔、存放和保管。管理人員和培訓教師檔案實施“一人一檔”管理,學員培訓檔案實施“一期一檔”管理,紙質檔案裝訂成冊。

第三十四條  管理人員檔案內容應當包括身份證、學歷證明復印件,以及與培訓機構簽訂的勞動合同或事業單位聘用合同、社保繳納憑證、崗位職責文件等證明材料。

第三十五條  培訓教師檔案內容應當包括身份證、學歷證明、職稱或技能等級、特種作業操作證等證書復印件,與培訓機構簽訂的勞動合同或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實踐經驗等證明材料。專職教師檔案還應當包括社保繳納憑證。

第三十六條  學員培訓檔案內容應當包括身份證、學歷證明、職稱或技能等級、特種作業操作證等證書復印件,工作經歷證明及其他資質證明材料。還應當包括但不限于培訓通知、學員信息匯總、考勤記錄、教學計劃執行記錄、學員對培訓管理和教師評價、培訓質量評估記錄、培訓教材與課件、線下培訓現場視頻記錄、培訓班總結等。使用線上培訓平臺進行理論培訓的,檔案還應當包括線上學習記錄、學時證明。

學員培訓結束后的15個工作日內,培訓機構應當完成檔案歸檔保存工作,確保檔案材料齊全規范,做到每一名學員培訓資料都可溯源可核查。

第三十七條  培訓機構應當配備培訓檔案管理室。保存紙質檔案的培訓機構檔案管理室應當滿足防火、防盜、防潮要求,使用面積、檔案柜(架)數量應當滿足培訓檔案保存需求;保存電子檔案的培訓機構應當保證電子檔案集中存放在一臺計算機或管理系統中,且需另行在其他計算機或存儲介質中備份。

第三十八條  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檔案保存時間不少于6年,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培訓檔案保存時間不少于3年。

第六章  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  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應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年度檢查計劃等工作,加強對培訓機構監督管理,對培訓機構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依法作出處理。

第四十條  市級應急管理部門(可委托縣﹝市、區﹞級應急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培訓機構報告的培訓計劃,不定期通過現場檢查和遠程抽查的方式對培訓機構開展的培訓活動進行抽查檢查,抽查檢查頻次每家培訓機構每10個培訓班次不少于1次,主要檢查其培訓計劃執行、教師授課、學員考勤等情況。

第四十一條  建立培訓機構信息公開制度。市級應急管理部門應當在官網上公布符合基本條件的培訓機構名稱、地址、聯系電話、培訓范圍等信息,并根據培訓機構新增、變更、退出情況及時更新。

省、市應急管理部門應當每月根據安全生產考核情況通過官網公布培訓機構考試通過率等情況,便于生產經營單位和從業人員自主選擇。

應急管理部門檢查發現培訓機構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依法依規進行查處并在官網上公布。市、縣(區)應急管理部門同時將有關情況報省級應急管理部門。

第四十二條  培訓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情節和后果,責令限期整改,1至3個月內相關應急管理部門不接受其報考材料:

(一)未定期將培訓機構情況書面報應急管理部門的;

(二)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教師實施教學的;

(三)2次以上擅自改變培訓計劃的;

(四)培訓結束后,2次以上未按時提交報考資料的;

(五)應急管理部門檢查抽查發現2次以上課堂秩序管理混亂,存在學員代訓或遲到早退、無正當理由請假、未請假學員人數超過所在培訓班總人數10%以上的;

(六)線下培訓監控有死角、盲區,培訓視頻未按規定錄制存儲的;

(七)培訓省外戶籍且不在本省從業的特種作業學員的;

(八)在全國安全生產知識技能考核信息系統學員信息錄入錯誤或未及時錄入造成學員無法正常參加考試的;

(九)其他違規行為。

第四十三條  培訓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情節和后果,責令限期整改,3至6個月內相關應急管理部門不接受其報考材料;違反有關規定的,依法依規立案查處:

(一)不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的;

(二)未按照統一的培訓大綱組織教學培訓的;

(三)未建立培訓檔案或者培訓檔案管理不規范、培訓檔案缺失的;

(四)培訓機構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故意貶低、詆毀其他培訓機構的;

(五)一個自然年內因違法違規行為受到2次行政處罰的;

(六)超范圍開展安全培訓活動的;

(七)培訓機構基本條件發生變化,未按規定向應急管理部門報告的;

(八)其他違規行為。

第四十四條  培訓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情節和后果,責令限期整改,6至12個月內相關應急管理部門不接受其報考材料;相關人員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一)與考試點勾結舉辦“包過班”,協助學員考試作弊的;

(二)存在管理人員和培訓教師檔案造假、培訓檔案造假、提供虛假培訓證明等行為的;

(三)出借培訓賬號或未經本培訓機構培訓代其他機構報考的;

(四)不配合應急管理部門監督管理的;

(五)其他違法行為。

第四十五條  培訓機構存在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情形,逾期未改正或經整改仍不合格的,應急管理部門不接受其報考材料。

第四十六條  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培訓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有權向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舉報,受理舉報的應急管理部門應當為舉報人保密,并按照有關規定對舉報內容及時進行核查和處理。經核查屬實的,根據《江西省安全生產領域舉報獎勵實施辦法》給予舉報人獎勵。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七條  本辦法自2024年11月20日起實施,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八條  本辦法由江西省應急管理廳負責解釋。


關于《江西省安全生產培訓機構管理辦法(試行)》的政策解讀


江西贛安安全生產科學技術咨詢服務中心 版權所有 電話:0791-87379386 0791-87379377 傳真:0791-87379377 贛安QQ群:62630376

贛ICP備11006889號-1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世貿路872號金濤大廈A座16樓 技術支持:易動力網絡科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人巨茎大战白人女40CM|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麻豆| 亚洲第一天堂网| 香港日本三级在线播放| 美女丰满毛片免费看爽| 国产日产中文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自产高清在| 9I成人免费版| 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片APP|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高清|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最新激情网站| 最新中文字幕第一页| 中文字幕人妻少妇伦伦伦|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观 |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免费羞羞午夜爽爽爽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区综合A片| 欧美狠狠入鲁的视频777色| 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强伦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18|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葡京|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国产妇女乱一性一交| 国产高潮流白浆喷水免费动漫| 2025国产大片天天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国产欧美视频国产欧美|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丰满年轻岳欲乱中文字幕电视| 丰满熟妇乱又伦|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av在线| 国产拍拍拍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